- Jean Grenier
- Jean Grenier was a French philosopher and writer. He taught for a time in Algiers, where he becam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young Albert Camus.
尚·格尼爾和亞伯特·卡繆
尚·格尼爾(法語發音:[ʒɑ̃ ɡʁənje];1898年2月6日-1971年3月5日,德勒-韋努耶,厄爾-盧瓦省)是一位法國哲學家和作家。他曾在阿爾及爾教書,在那裡,他對年輕的亞伯特·卡繆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隨後,他花了一些時間在文學雜誌《新法蘭西評論》(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,NRF)工作,之後回到阿爾及爾(阿爾及利亞首都)擔任哲學教授。亞伯特·卡繆成為格尼爾的學生,他們之間發展出深厚的友誼。深受1933年出版的《島嶼》的影響,卡繆將他的第一本書獻給了格尼爾:由埃德蒙·夏洛特在阿爾及利亞出版的《反面與地方》。他的《反抗者》也獻給了格尼爾,並且卡繆為1959年《島嶼》第二版寫了序言。
然而,這兩位思想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意識形態道路。儘管卡繆在《反抗者》中批評了暴力革命,並且最終在《墜落》中發出了絕望的呼聲,但格尼爾更傾向於沉思,他採納了道家的無為原則,並偷偷地實踐著基督教的靜修版本。
亞伯特·卡繆(/kæˈmuː/[2] ka-MOO;法語:[albɛʁ kamy] ⓘ;1913年11月7日-1960年1月4日)是一位法國哲學家、作家、劇作家、記者、世界聯邦主義者[3]和政治活動家。他於1957年44歲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,是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獲獎者。他的作品包括《局外人》、《瘟疫》、《薛西弗斯的神話》、《墮落》和《反抗者》。
他參加了許多寻求歐洲一體的組織。在阿爾及利亞戰爭(1954年至1962年)期間,他保持中立立場,倡導多元文化和多元化的阿爾及利亞,但這一立場被大多數政黨拒絕。
從哲學上講,卡繆的觀點促成了被称为荒誕主義的哲學的興起。一些人認為卡繆的作品表明他是一個存在主義者,儘管他一生都堅決否認這個術語。
因此,他被稱為pied-noir – 是指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和其他歐洲血統的人的俚語。他的身份和貧困背景對他後來的生命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1930年,17歲的卡繆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。由於這是一種傳染病,他搬出了家,住在他的叔叔古斯塔夫·阿考特(一位屠夫)家,古斯塔夫·阿考特影響了年輕的卡繆。正是在那個時候,他轉向哲學,並受到了他的哲學老師尚·格尼爾的指導。他對古希臘哲學家和弗里德里希·尼采印象深刻。在那段時間,他只能兼職學習。為了賺錢,他做了一些零工,包括私人教師、汽車零件職員和氣象研究所的助理。
1933年,卡繆進入阿爾及爾大學,並於1936年完成了他的哲學學士學位(BA),提交了他關於普羅提諾的論文。卡繆對早期的基督教哲學家產生了興趣,但尼采和亞瑟·叔本華為悲觀主義和無神論鋪平了道路。卡繆還研究了小說家哲學家,如司湯達、赫爾曼·梅爾維爾、費奧多爾·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弗蘭茲·卡夫卡。[16] 同年,他遇到了西蒙妮·希埃,當時是卡繆的朋友的伴侶,後來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。[14]